2021十一月汽车销量?
11月汽车行业继续呈现高景气状态,当月产销量均创年内新高。据中汽协数据显示,11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4.7万辆和277万辆,环比增11.5%和7.6%,同比增9.6%和12.6%。截至11月,汽车产销已连续8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7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1-11月汽车销量完成2247万辆,同比降2.9%,降幅持续收窄。
据Mysteel统计,截止12月15日,已有19家上市车企发布11月产销量数据,主要乘用车企业销量同比均实现较高增长,如长安、长城、上汽、广汽、上汽等。且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增速较大,其中长城汽车11月销量达14.5万辆,接近历史销量峰值15万辆。
2021汽车月销量?
11月份的国内轿车市场,各大热门车型的销量成绩都挺不错的。
日产轩逸凭借月销42587辆的优异成绩,以微弱的优势超越对手,夺得月销量冠军。
宏光MINI紧随其后,凭借月销40395辆的优秀成绩,轻松超越众多对手,位居排行榜第二名,不愧是国货之光。
比亚迪秦也凭借新能源车型,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月销量成功破3万辆大关,排名也是跃升至第4四名。
丰田凯美瑞凭借月销24817辆的成绩,再次成为最畅销的中型轿车,还是有点厉害哦。整体来看,咱们的国产车已经越来越好,销量前10名已经占据3席,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11月份乘联会汽车销量榜单的出炉,大家期待已久的上险量总榜单今天TA终于来了!
根据基于新车交强险数据(含进口)显示:2021年11月份国内乘用车月销量为176.6万辆,环比增长4.8%,同比下降约13.12%;累计销量方面,今年1-11月份累计销量达1889.97万辆。
国内1月份乘用车销量暴降17.7%,国产汽车如何“解局”?
车市解局不是国产汽车的责任,市场回暖需要春风
2019年1月乘用汽车销量骤降原因在于消费错峰、厂商批发量下降,而国产汽车无需解局因问题出在整个行业不限于某个车系,但发展方向的变化是必然的。
1月中国乘用车企销量增长情况大致如下:
一汽大众在汽车下乡和超低首付等金融方案的引导下同比增长1.6%(同比指今年1月的销量和去年同月销量的比例)
上汽大众下跌6.3%
上汽通用下跌4.8%
吉利汽车下跌1.7%
上汽通用五菱下跌1.3%
东风日产下跌1.3%
北京现代上涨47.1%
长城汽车上涨1.1%
广汽本田上涨7%
长安汽车下跌34.3%
账面数据反应出的现实情况为主力品牌均在同比下跌趋势,少数品牌在18年末的批发量未于主力品牌的错峰战略相同而是布局2019年的战略计划,数据的调准目的是为了开门红。
其中自主一线品牌长城汽车逆势上涨属于正常现象,产品线的调整以及价格的稳定走低决定了销量不会差;吉利汽车同比减少的比例元低于整体趋势,在18年品牌形象整体下滑的情况下能保持正常走势也是可以接受的。五菱汽车不讨论,这一品牌有一半美系血统好坏更多是通用的问题。
长安汽车下滑比例很大且同样走汽车下乡的路线,其原因不加掩饰的说乘用车商用化、商用车乘用化导致,定位模糊车型系列重合、设计没有美感且价格没有优势,加之2018年机油门的问题对长安打击太大几乎决定了长安汽车短期内不会有良好的表现。
总结:车企销榜前十名里国产汽车状态稳定,发展不存在困局但必须转型。
1月份新能源汽车批发9.17万台同比增速186%,相比燃油车的暴跌新能源汽车再次暴涨,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是比较明显的,销榜如下:
比亚迪元EV销量10093台
宝骏E100销量8312台
比亚迪唐Dm销量7599台
比亚迪E5销量7142台
北汽EU系列销量3895台
奇瑞EQ销量3375台
比亚迪秦Pro Dm销量3023台
荣威Ei5销量2999台
帝豪Gse销量2808台
江铃E200s销量2765台
这些车型的同比增长均超一倍,涨势喜人但实际也还要浇盆冷水:前十名中不参与共享领域只依靠消费终端的品牌当属比亚迪,北汽旗下有多家共享汽车公司、奇瑞依靠首汽共享、吉利有CC专车、江铃E200s和宝骏E100看到这种车就不会有购买的冲动当然也不例外。
行业发展虽然喜人但是两级分化过于严重,销量暴增的背后实际只是部分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国产车而言想要快速发展解决“合资垄断”的困局时间不多了,预测六年内如果吉利、长城、北汽等企业不能陆续成为第二第三个比亚迪困局还是难解的,政策的春风不停的吹就看哪个车企能把握了。
从近期与汽车经销店负责人沟通,19年的销售目标,相对18年,升幅不多。店端的主要思路是保质,把单台利润做上来。而厂家端,19年的思路是往新能源靠,把握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