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号58同城

Hi, 请登录

共享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 随着共享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与发展,未来几年之后会降低家用汽车的销量和产量吗?
  2. 私家车越来越普及的当下,为何行业巨头纷纷涉足共享新能源汽车?

随着共享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与发展,未来几年之后会降低家用汽车的销量和产量吗?

我本人推测不远的将来无人驾驶机动车安全行驶迫使有人驾驶退出,而且违章驾驶惩罚加重最终使有人驾驶机动车退出。无人驾驶共享驾驶会使行驶在道路上的机动车反而下降,这是由于大数据处理后车子的利用率高。还有停车问题也解决了,车子完全可以根据道路临时设定机动车停车位,不需要很多特定停车场,节省城市中本已寸土寸金停车用地面积。还有可能机动车道也会因为使用大数据处理调度使得机动车道也缩减。总而言之,无人驾驶比有人驾驶更有发展前景。

私家车越来越普及的当下,为何行业巨头纷纷涉足共享新能源汽车?

首先,感谢头条平台的邀请。这个问题很有趣,我就来聊聊我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去分析,一方面从共享汽车本身出发去看,另一面从行业以及巨头本身来看。

那什么是共享汽车呢?

和私家车不同,共享汽车是指许多人合用一辆车,即开车人对车辆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有点类似于在租车行里短时间包车。

这具体的案例,我们可以用滴滴来举例。

比如,我们用滴滴出行的时候,就是一种共享出行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我们的出行,而且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甚至能降低公路的磨损。

总之,共享出行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出行这个大环境的改善,对我们每个人来讲,也提高了出行效率。

这样来看,共享汽车是出行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接着,以滴滴出行为例,我来回答下,为什么行业巨头都要涉足共享新能源汽车?

据滴滴透露,滴滴目前正在联手汽车制造商共同开发专门用于分享的汽车。其实,这并不是滴滴第一次透露自己在共享汽车方面的心思。

同时,提高共享汽车的服务水平,并降低运营成本,也成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今年2月,滴滴正式开放了其共享汽车平台,并宣布和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安汽车、奇瑞、中国一汽等12家汽车厂商达成战略合作,搭建新能源共享汽车平台。

达成合作后,汽车厂商投资的第三方分时租赁平台,均可以接入滴滴共享汽车平台。滴滴主要提供平台和运营两方面帮助,而厂商则主要为平台提供分时租赁汽车车源,以及金融和保险等服务。

对滴滴来说,入局共享新能源汽车与其打造的智慧出行不无关系,也是滴滴布局大出行战略的重要一环。

滴滴CEO程维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滴滴的下一个目标,是成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要实现5年100万台新能源车的运营目标。

在网约车的经验之上,滴滴采取更轻的模式,运用产业链资源综合的整合能力,通过和其他出行业务的资源协同,整合车辆、资金、停车场、充电(桩)、加油、维保等产业链资源,合理优化了运营成本和效率。

如果是新能源汽车,还能更进一步减少空气污染,减少能源消耗,长远来看,它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你说,谁会放着这碗鲜美羹汤不要呢?

这个问题挺有趣。私家车普及率高应该只是目前暂时的状态,我总感觉越是发展到以后,行业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所以共享经济也是形势所趋。

去年,我好不容易考了驾照,但说到买一辆车吧,没那么多钱不说 , 保险、日常保养和加油也不便宜。对于买车容易养车难,我是深有体会。其实这一点,我相信有车一族的朋友,应该也能有所体会。

那像我这种没有足够的资金养车,又想要驾车出行的人,应该怎么办呢?

现在来看,共享汽车的出现,就满足了我们的需求。

其实,在我自己看来,像滴滴这种网约车出行,就有点像是共享汽车的出行模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二者的本质都在于共享。

那共享汽车到底划不划算?我算过这么一笔账。

以在二三线城市打车3公里为例,在不堵车的情况下,打出租车的费用大约在15元左右,如果使用共享汽车,费用大约在6元左右。

如果是自己驾驶私家车,油费虽然可以忽略,可停车费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比较而言,就显得有些不划算了。

当然了,这个问题特别强调涉足的是共享新能源汽车,而不是共享汽车。原因很简单,这是国家强调的方向和趋势,这是政策利好,更何况还有利于环境?

但其实包括我在内的一些用户,对新能源汽车有些担心,毕竟还有充电的这个问题。但是,有竞争就会有进步,各位行业大头肯定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听说,滴滴已携手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合资成立全球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通过构建充换电体系、储电、电池再利用等新能源汽车配套,支持服务产业。

也就是说,如果滴滴上线了共享汽车平台,后顾之忧肯定不用担心,因为通过滴滴出行APP,我们也能很容易找到哪里有充电桩。

从滴滴目前的规划来看,我猜测,滴滴下一步会把规模更大的私人充电桩也纳入平台,以进一步提升电动车充电的便利性,对我们这些用户来说,那可是大大的惊喜。

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滴滴这些行业巨头,为什么要涉足共享新能源汽车,就很好理解了。

也不知道我分析得怎么样?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