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号58同城

Hi, 请登录

汽车发动机大修为什么那么贵

  1. 大修发动机之后的汽车为什么还会烧机油?
  2. 汽车发动机大修后耗油增大是什么问题?
  3. 为什么现在不提倡大修发动机?

大修发动机之后的汽车为什么还会烧机油?

这个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大修后,发动机没有经过良好的磨合运行就投入大负荷运行,或者大修后长时间低速无负荷运行,这两种运行方式都可能导致发动机出现早期磨损而烧机油

二是使用了不合格配件(主要是缸套组件)、或使用了劣质机油,同样会导致发动机缸套组件出现早期磨损而烧机油。

三是装配质量问题,比如活塞环的开口位置不对,或油环安装反了、气门油封维修不到位等也可能导致烧机油。

以上就是大修发动机之后的汽车为什么还会烧机油的大致原因所在。仅供参考。

正常,大修发动机(发动机三保)之后的汽车还绕机油,尾气排放的蓝烟可能比发动机大修前还要大,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修理厂在发动机装配时,会在曲轴大小瓦、缸体内壁、活塞上、活塞环槽、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等活动部位抹上机油,以防止新装配发动机启动时由于油泵供油不及时拉伤,这些抹上去的机油发动机点火后会慢慢进入燃烧室燃烧而出现烧机油的假象,只要你开一两天就没有了不必担心。

汽车发动机大修后耗油增大是什么问题?

这是正常情况,因为大修过后发动机各配合间隙过小,运行阻力过大引起发动机负荷过大导致。视情况而定的,如果只是打磨的话动力以及油耗是有点影响的。拉缸是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之一。所谓"拉缸"是指气缸内壁被拉成很深的沟纹,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摩擦时丧失密封性,从而导致气缸压缩压力降低,动力性丧失;可燃混合气下窜使曲轴箱压力增大,严重时会引起曲轴箱爆炸;润滑油上窜到气缸内引起烧机油现象发生;排气管冒烟严重;发动机噪声异常;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熄火。

为什么现在不提倡大修发动机?

不是现在不提倡大修发动机,现如今的车子只要按照车辆手册的要求进行保养,不用劣质的机油、汽油,不过度进行清洁养护,根本用不着去大修发动机,即便跑个30、40万公里也没必要大修,发动机大修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

所以并不是现在不提倡大修发动机,而是需要大修的发动机太少了,从来不存在什么提倡、不提倡大修发动机的说法,市场讲究的就是个“供求”,对比过去现如今大修发动机的需求降低,所以现在大修发动机变得不再那么常见,但不常见不代表没有,所以本质就是个供需关系的改变,与提倡、不提倡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现如今选择大修发动机的少的原因主要在于用车环境、养车环境的改变;比如在几十年前连4s店都没有,大部分普通消费者也没有购买汽车的能力,那时候都是各个企业拿批条到车企去购车,车辆的维修、保养都由各个企业的修车班负责,所使用的机油也是五花八门,再加上那时候燃油品质也不是很理想,所以那时候里程多的机器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

所以大修发动机这种方式的产生,主要在于对发动机不合理的使用、维护,导致燃烧室内的积碳、油路油底壳中油泥越积越多,最终引发拉缸、拉瓦等硬伤;所谓的大修发动机就是指完全拆解发动机、打散发动机的结构,之后找到问题比如清除积碳、油泥,如果有硬件损伤则更换新件,之后再重新组装发动机即可;所以无论更换什么配件,只要完全拆解发动机就属于大修。

发动机大修并非必然

在咱们过去的认知中,对发动机大修的理解往往是必然的过程,也就是说无论何种发动机只要里程到了,就都需要进行大修?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发动机大修并不是必然要发生的过程,往往是一系列不正确的使用、养护方式所导致的连锁反应;而如果在源头上避免问题的出现,那么就不至于把发动机拖到需要大修的地步。

导致发动机大修的根本原因可能仅仅是一些小问题,比如长期不处理的烧机油问题、爆震、更换机油周期拖得太长、使用劣质机油等等;劣质机油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用优质的基础油贴名牌,严谨的说这类机油属于假牌子,缺少知名品牌的添加剂配方,但具备机油正常的润滑、清洁能力,这类油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而另一类则属于回收机油重炼(当地沟油理解即可),这类油的使用会导致发动机内部出现大量油泥。

也就是如上图这般,能导致缸体内部如此狼藉的原因只有两点,其一长期不换机油或只添加而不放,其二回收机油的使用,按照要求更换正品机油绝对不会这样;一旦发动机内充满了油泥,即便换新机油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了,因为机油越用越粘(并不是指运动粘度增加),最终会如同沥青状,所以放不出来;而这些油泥必然要逐渐堵塞金属制的机油滤网。

如上图所示机油滤网并非滤芯,而这时即便清晰滤网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发动机内部大量的油泥没有排出,所以即便换新机油只要循环几次又会把油泥推向滤网,最终的结果还是要逐渐堵塞滤网;在滤网逐渐被堵塞等过程中,机油的流动就会受到影响,导致机油压力的逐渐下降,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轴瓦的刮痕越来越严重。拖到这时,就只能大修发动机。

把发动机完全拆解清除油泥,根据不同零部件的实际损伤情况决定更换或凑合着用,大修并非一定要换零部件,如果仅仅是油泥太多而没未导致零部件的硬损伤,那么清除油泥即可,也叫大修;那我们不妨来思考,究竟是如何导致的这种结果?是长期烧机油而不被重视、不及时解决,图省钱使用廉价机油或长期不换机油所导致的,那这种问题是不是很容易避免?

当然很容易避免,按照车辆手册的要求、标准定期保养,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即可,并不难对吧?本人有个卖轮胎的朋友,他的车子烧机油严重,因为是二手的所以也并不是很爱护,所以只要机油液位低了就补充,而从来不换机油,虽然目前还能正常运转,但早晚得大修,这就是个不可逆的必然发展方向,早晚会把机器内弄得全是油泥;所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就行了。

为什么现在需要大修的机器少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车友们对于汽车的认知提高了呗,可以说现如今正常保养车辆的车主都是少数,绝大部分车友对车过度爱护,严重的过度保养爱车,比如提前换机油,车辆手册要求用矿物质机油即可却非要用全合成机油,甚至刚首保就被忽悠得做节气门清洗甚至洗三元,所以大部分乘用车由于车主过度的保护,在源头上消除了导致大修的种种原因。

这就好比几十年前小孩子头上会长虱子,现在怎么都不长了呢?原因就在于环境的大幅度改变,过去一周洗不上一次头、半年穿一套衣服,现在一天能洗两次头,所以清洁度高啊;发动机也是这个道理,机油本身就具有清洁能力,提前换或换得过于频繁不就等于在提高清洁度么,所以现如今能把发动机拖到大修的并不是没有,但对比过去要少太多。

所以并不是现如今不提倡大修,而是随着驾驶者素养、保养环境的提高,不需要大修了而已;当然并不是所有发动机都不需要大修了,只是对比过去要少了很多,粗暴对待发动机的朋友还是有的,比如那些用车拉货忙生计的,往往养护不到位,但这些车型的机器也便宜,出现问题了换台新机器或再造机也能对付着用;大修发动机不分贵贱,工时在那摆着呢,一小时30-50元(这个并不固定,不同城市不一样),修完单工时费用至少都得2、3千元,所以对于一些干活用廉价车型而言大修反而不如换机器实惠。

总而言之从来不存在不提倡大修发动机的说法,也从来不存在提倡,大修是为了解决问题、没问题谁会大修?这是提倡、不提倡的问题么?市场的本质在于供需,有需求、必然有提供,大修发动机就如同咱们人去做手术开刀,与提倡或不提倡有关系么?到那步了别无选择而已,大修发动机也是一样,拖到那一步,不大修解决不了问题。

在以前车的保养分为:班次保养,是由工作时间累计完成做下列的保养,一号保养,二号保养直到四号保养,五号保养便进入大修车间,基本上和组装一台新车差不多,但与原装的也只能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一辆车能用几十年,我曾开过二战时期捷克产的车,这辆车的车令其码五六十年,由于没有另部件才报废。现在的车更新換代非常快,这和市场竟争和社会的进步有直接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