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一月到十二月份有什么别称?
一月到十二月的古称是如下说明。
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
二月,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
三月,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
四月,阳月,麦月,梅月 ,纯月,清和,初夏,余月。
五月,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六月,荷月,焦月,暑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季夏。
七月,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
八月,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
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十月,良月,露月,初冬,开冬,阳月,冬飞,阴月。
十一月,畅月,葭月,仲冬,幸月,龙潜月,辜月。
1十二月,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
农历十二个月别名的部分由来简介,一月又称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自为“正”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赢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为“端月”。
杏月,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二月红杏闹枝头,又称杏月。
桃月,三月桃花粉面羞知,又称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
槐月,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树道也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有人称四月为槐月。四月四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img]一月是正月,其他月是什么月?
注意:正月不是别称,而是农历第一个月的正式名称。
十二月份的别称如下:
正月:端月、元月、隅月、始春、孟春、首阳
二月:杏月、花月、如月、仲春、绀香
三月:桃月、桐月、莺时、阳春、暮春、季春
四月:阴月、梅月、余月、清和、槐序、孟夏
五月:榴月、毒月、蒲月、仲夏、天中、郁蒸
六月:荷月、荔月、林钟、伏月、溽暑、季夏
七月:兰月、巧月、瓜月、相月、孟秋、首秋
八月:桂月、壮月、仲秋、南宫、仲商
九月:菊月、玄月、季秋、晚秋、暮商
十月:良月、阳月、子春、孟冬
十一月:冬月、葭月、辜月、仲冬
十二月:腊月、涂月、嘉平、季冬、冰月
扩展资料:
农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正月。农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冬月和腊月,但冬月已经很少用了。表示气候寒冷的成语“寒冬腊月”就是从此得来,字面意思即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农历的一个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正月的第二天称为正月初二日;第十一天至第二十天以及第三十天直接用天数,如正月的第十五天(元宵节)即称为正月十五日;第二十一天至第二十九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廿日。
亦有些通胜将之说成念日,如正月的第二十二天称为正月廿二日或正月念二日。农历的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别称。由于它和农业生产紧密的联系,所以从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来表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