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易发肥害药害,如何判断和治疗?
夏季易发肥害药害,凭我多年从事农业的经验来判断以下几点:
一,产生肥害的原因?
1,用肥过量。
2,施追肥时过早。
3,未腐熟的有机肥。
二,造成肥害有哪些体现呢?
反青慢,叶片枯黄,坐兜,甚至死苗,这都是肥害造成的体现。
三,如何避免肥害。首先要根据所种的地块肥瘦来决定用肥量多少,肥的地块可少施,瘦的地块可多施。施追肥时切莫过量,要少施勤追,以达到理想效果。
四,怎样防治肥害?
可用草木灰撒施,可有效控制肥害,也可亩用10公斤生石灰撒施,亦能取到很好的效果。
五,药害,现在农药种类繁多,农作物发生病虫害时,要对症下药,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及用量,切莫乱搭配乱用,酸性农药不能与咸性农药混用,会造成药害,损害庄稼。施用除草剂时特别要注意,千万别混用,大豆田除草剂只能用於大豆除草,不能用作玉米除草,除草剂滥用也会造成土质损坏,会出现出苗不整齐,枯黄死苗等危害。造成除草剂药害是无药可解的,切记不可乱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以上所述都是我多年从事农业的大致经验,谢谢题主!
夏天对于肥害和药害,只能说有一定的影响,完全可以避免,主要就是温度和浓度的问题。
肥害,主要是有机肥,没有充分发酵腐熟造成烧根烧苗。追肥过程中,大量元素或者中微量元素稀释度不够,造成小范围内,肥料浓度太大,造成烧根烧苗引起的肥料烧根。高温气害在施肥过程中,也比较常见,肥料挥发造成叶片的伤害,也属于肥害。
药害和叶面肥伤害多数都是叶面喷雾时,浓度太高或者中午叶面喷雾,温度太高,造成短时间内,水分蒸发太快。药物,浓度太大造成叶片边缘出现失去水分,干枯的现象。
药害或者肥害,首先要根据自己打药和施肥的时间和浓度来判断。一般出现肥料烧根,需要2~3天就可以反映出来。叶面喷雾产生药害,第二天就可以发现问题。多数植株表现,都是根系受损,叶片失去水分黄化,最后叶缘干枯。
药害或者肥害的解决办法有很多,具体要看什么样的药物造成的,多数都是以生根为主,修复受损的根系。生根可以冲氨基酸类,腐植酸类的肥料,促进根系的生长。根系好了,吸收的养分就会更多供应给树体。叶片受害可以叶片喷雾碧护,芸苔素等调节剂调节植物生长,促进枝叶的生长,减轻药害,肥害。
夏天高温,辣椒易发脐腐病,如何高效防治?
辣椒脐腐病,俗称蒂腐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发生在落花部位的周围。由于辣椒品种不断增多,加上北方初夏持续出现高温干燥的气候,使辣椒脐腐病发生越来越严重。
辣椒脐腐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原因是什么?
果实顶部(脐部)呈水浸状,病部暗绿色或深灰色,随病情发展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凹陷,一般不腐烂,空气潮湿时病果常被某些真菌所腐生。普遍认为辣椒脐腐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缺钙。土壤盐基含量低,酸化,尤其是沙性较大的土壤供钙不足。在盐渍化土壤上,虽然土壤含钙量较多,但因土壤可溶性盐类浓度高,根系对钙的吸收受阻,也会缺钙。施用铵态氮肥或钾肥过多时也会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在土壤干旱,空气干燥,连续高温时易出现大量的脐腐果。
辣椒脐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一)科学施肥和浇水
通常情况下,在沙性较强的土壤上种植辣椒,每茬都应多施腐熟鸡粪,如果土壤出现酸化现象,应施用一定量的石灰,避免一次性大量施用铵态氮化肥和钾肥。土壤湿度不能剧烈变化,否则容易引起脐腐病和裂果。在多雨年份,平时要适当多浇水,以防下雨时土壤水分突然升高。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长时间积水。
(二)喷施叶面补钙和改良土壤
在辣椒进入结果期后,每7天喷1次0.1%~0.3%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水溶液,每星期2~3次。也可连续喷施绿芬威3号等钙肥,效果很好,可避免发生脐腐病。选择保水力强的沙壤土,如土壤碱性过重,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性能,增强其保水能力。
(三)加强栽培管理
我们在定植辣椒时注意一定要带坨移植,避免伤根,以免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适时摘心,促进生殖生长,避免植株徒长,使钙更多转入果实内。植株不要留果过多,避免果实之间对钙的竞争。果实膨大期为防止土壤温度过高,可在地面铺稻草或覆盖塑料薄膜。
总而言之,防治辣椒脐腐病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仅要保证水分的均匀供应,特别在初夏温度急剧上升时,还要注意保持土壤间干间湿,田间浇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以上分享仅供参考!
夏天高温,辣椒易发脐腐病,如何高效防治?
辣椒脐腐病,也称辣椒蒂腐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辣椒脐腐病多发生于高温季节,如夏天高温季节;一般会导致辣椒失去商品价值,也就是转换不了经济价值,给产量及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辣椒脐腐病的发病症状、危害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关注者能解决该病害造成的问题。从原因到对策,了解问题的本质。
1、发病症状
辣椒脐腐病不易预防,因为其是由于缺钙及特定恶劣生长期环境条件导致的生理性病害。6月初至7月为发病高峰期,此时正值幼果膨大,对水分和养分要求都较高,但入夏后的高温干燥天气及持续的干热风导致发病。不同棚室、不同品种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该病,发病较重的棚室,70%的果实失去商品价值。甚至导致无产。
3、发病原因
生长期植株无明显症状是因其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不大,但进入结果期,果实迅速膨大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但外界气温明显升高,再加上连续数天的干热风,使叶片蒸腾加剧,土壤水分处于激烈的变动状态,这种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失调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当植株前期土壤水分充足,但在植株进入生长旺盛时水分骤然缺乏,尤其坐果期遇到干旱,原来供给果实的水分被叶片夺取,致使果实突然大量失水,特别是果实的果脐部所需的大量水分被叶片夺走,或根系吸水能力弱时,水分供应失常,果脐部争夺不到水分使其生长发育受阻,引起组织坏死而形成脐腐病,这是初夏辣椒大量烂果的主要原因。
果实钙含量低于0.2%时,会导致脐部细胞生理紊乱,使其失去水分控制能力而发生坏死,并形成脐腐。如果施肥不平衡,定植时有机肥不足,未施钙肥,生长期偏施氮肥,导致土壤中氮肥过多,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致生理缺钙;偏碱性的土壤中含钙量较少,不能提供足够的钙素,加之其移动性较差,果实不能及时得到钙的补充,势必会导致脐腐病的发生。
土壤干旱会影响其对钙素的吸收,即使在土壤含钙充足、氮素营养相对平衡的条件下,土壤干旱会导致植株暂时性缺钙。植株吸收的钙由于蒸腾作用而移动,但果实却几乎不进行蒸腾作用,仅依靠叶片的蒸腾作用。而且植株吸收的钙首先集中在老叶,其次是嫩叶、顶芽最后进入果实,因此进入果实顶部的钙量很少,果实中钙的含量大约只有叶的1/10左右,易导致脐腐病发生。
4、防治对策
2、科学施肥,改良土壤:辣椒属喜肥作物,一般种植在保水性、通透性较强的肥沃土壤上长势较好。在沙性较强的土壤上要多施腐熟鸡粪,如果土壤出现酸化现象,应施用一定量的石灰,避免一次性大量施用铵态氮化肥和钾肥。如土壤碱性过重,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性能,增强其保水能力。
4、加强水分管理:在栽培时掌握适时灌水,尤其结果后及时均匀浇水,防止高温危害。浇水应在上午10之前,下午4点之后进行,避免高温干旱浇水。
以上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