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上八大传感器是哪八个?都有什么作用?
汽车上传感器太多了不指八个,想问的应该是汽车发动机的八大传感器吧
1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曲轴正时位置,记录转速,参与点火时刻计算,影响发动机启动,运行平稳性
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凸轮轴正时位置,参与点火时刻计算
3空气流量计,检测进气量,参与喷油脉宽计算,影响发动机运行平稳性,
4氧传感器,检测尾气排放,参与喷油脉宽计算,影响油耗及尾气排放
5水温传感器,监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参与喷油脉宽计算,影响油耗
6爆震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爆震,参与点火时刻计算,影响发动机运行平稳性
7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节气门开启位置,参与喷油脉宽计算,影响发动机运行平稳性,
8碳罐电磁阀,控制邮箱燃油挥发,增强燃油效率,影响油耗。
壹车热评,原创不易,谢绝搬运!
现代汽车总体上就是一个集机械结构与电路设计于一身的产物,它的核心除了传统认识中的三大件以外,就是它的核心大脑发动机的ECU管理系统。这个系统通过读取车上传感器所传递的数据信号,随时随刻地检测着汽车的各种工作状态。
下面各位看官就随着壹车热评的脚步,我们来交接一下汽车身上究竟都有哪些传感器
1、水温传感器
这个算得上是我们最熟知,也最容易直观了解到的传感器,它直接检测的是冷却液的工作温度。水温传感器是通过在水箱里装设的测温节点器进行感应,这个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在仪表盘上很容易看到。
2、氧传感器
这也是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种传感器名字,它的作用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是和“含氧量”有关系的。氧传感器一般有两个,一个在排气歧管后面,另一个在三元催化器后面。前者被称为前氧传感器,后者被称为后氧传感器。氧传感器通过检测排期中的含氧量,来判定燃油是否在进行正常燃烧,它的检测结果为ECU提供了控制发动机空燃比值的重要数据。
3、爆燃传感器
发动机震动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爆震,而爆震传感器所读取的数据,正是为ECU提供识别发动机是否产生爆震的重要依据。当检测到爆震发生后,ECU就会调整自己的点火提前角,以降低或消除爆震的产生。
4、进气压力传感器
后面要讲的就是一些人们很少听到,甚至都想不到会存在的传感器,首先就是进气压力传感器。这个传感器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状态测出进气歧管内的绝对压力,并转换成电信号和转速信号一起送入计算机,作为决定喷油器基本喷油量的依据。
5、空气流量传感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是将吸入的空气转换成电信号送至ECU,从而作为决定喷油的基本信号。
6、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这是我们踩油门加速时,控制喷油量的关键传感器,其实踩油门控制的是节气门,而不是喷油嘴,所以壹车热评认为“踩油门”三个字应该改为“加气门”更为准确。
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空气流量传感器,不都是控制喷油量的吗?
其实这两个传感器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检测节气门阀片开合度,以此来控制你加速或减速过程中的喷油量,而空气流量传感器是检测进气量的大小,它给ECU提供了一个喷油的基准信号。
7、曲轴位置传感器
曲轴的位置在发动机的最底部油底壳里,它的旋转是带动活塞做上下冲程的关键,它的旋转速度直接就反映了发动机的转速。曲轴位置传感器是ECU控制点火系统里的重要传感器之一,它通过检测上止点信号、曲轴转角信号以及转速信号,从而让ECU按气缸的点火顺序,做出正确的点火指令。
8、机油压力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的目的是检测出发动机内部的机油存量还是多少,然后通过仪表盘上的警示灯,告诉驾驶员需要对机油进行及时补充。
以上介绍了汽车内部一些基础的传感器种类,当然安装在汽车身上的传感器远不止这8种,它还有例如凸轮轴位置传感器、雨刮传感器、燃油量传感器、轮胎转速传感器等等,汽车也正是得益于这些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才给驾驶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驾驶环境与状态。
汽车座椅加热、座椅通风、座椅按摩,你觉得哪个功能更实用一些?
楼主所提出的问题,汽车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三个功能只能选一样怎么选择。这个问题要看你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的车友,如果你是南方地区,一定选座椅通风功能。如果你是东北的车友,气温在零下10度以下,你要选择座椅加热功能。
我家里有两个车,但是没有这三个功能的一起,通风、加热、按摩这三个功能加在一起的话,这个车最少得25万以上。并且我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自己的一个感受就是长途自驾游按摩功能真的很重要,如果夏天的话必须有座椅通风功能,不然的话裤子会湿一大片。如果你在东北地区非常冷的话,可以有座椅加热功能,但是这个功能并不是特别的实用,冬天就那么几个月,其实完全下面可以垫一个皮毛的垫子。
总结:这三个功能我的车都有,最有用的是座椅通风,其次是座椅按摩,最没用的是座椅加热。
您好!汽车座椅的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其实都有存在的价值和实际用途,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很多车型在选购的时候,这些功能属于选装类产品,所以你可以选装一个或者两个功能,当然也可以全选。不过要“三者选其一”,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座椅通风。
座椅加热的利与弊
冬天开车,上车的一瞬间,一切都是冰冷的。所以首先想到的就是如果座椅是热的或者座椅和方向盘都是热的,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所以座椅加热功能也就应运而生。
的确,座椅加热可以让驾驶人员感受到直接的体验效果,所以后来延伸到方向盘、甚至后视镜都可以安装加热装置。但是以实际使用的效果看,座椅加热往往具有昙花一现的特点。
首先就是容易损坏。座椅加热的原理是通过座垫中加热丝的发热作用,可以起到快速让座椅升温的目的。不过加热丝很容易折断,从而导致该功能的失效。现在经过改进,出现故障的机率下降不少,但是如果不加爱惜,依然会存在折断的风险。
其次就是使用容易受限。安装座椅加热的座椅,一般会采用真皮或者高端皮革作为面层,这种材质其实保温升温都会很快,另外,有些朋友担心座椅皮革的磨损,会安装座垫,所以也就限制了加热功能,或者说是替代了加热功能。
最后一点就是加热容易造成座椅皮革的磨损。通过对座椅加热功能使用的观察,发现一个现象,经常在冬天使用加热功能的座椅,皮革磨损的程度都要严重于不带加热功能的座椅。其实座椅的加热,会软化皮革,从这点来解释其磨损快,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座椅通风的利与弊
座椅通风功能,要说有什么弊端,还真是不好发现,所以座椅通风功能,抛开个人偏见,其实还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座椅通风的形式可以分为自吸式通风和外吹式通风。不管哪种方式的通风,在夏季都能发挥比较实用的作用。
夏季开车,车内温度高,驾驶员久坐最容易出汗,而影响驾驶心情,从心理角度来说,影响心情也就影响驾驶安全。所以座椅通风很有必要。
座椅按摩的利与弊
一般认为,座椅按摩功能,可以缓解驾驶疲劳,有助于安全驾驶,但是如果是行车过程中使用座椅按摩功能,则会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对安全极为不利。
同时,受限于汽车座椅的设计,按摩功能也只是简易的按摩,对驾驶疲劳不会产生多大的缓解作用。也就是说,真正的缓解疲劳,是要依靠车外活动或者适当的休息调整,而非简单的按摩可以解决。
所以,座椅按摩功能,最多也是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而存在,实际上选装该功能的用户并不多。
总结来看,以功能产生的实际用途排名,最实用,最稳定的功能依次为座椅通风,然后是座椅加热,最后才是座椅按摩。当然,需求各异,选择也就不尽相同。对于座椅的各项功能,也就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