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启停真的好吗?
先通俗的说一下什么是自动启停系统
自动启停就是车辆在临时需要停车的情况下,发动机自动熄火,当继续前进时自动快速的启动发动机的一项技术。
这项技术的核心功效就是节能减排,据权威机构测试,此项技术的使用将使一辆普通轿车每年节省10%至15%的燃料。
但是这种频繁的启动会伤害到发动机吗?这是困扰很多车主的一个问题,有些车主为了保护爱车不受频繁启动的“摧残”,每次上车都会手动关闭自动启停系统,更有甚者更是寻求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在正常路况下,自动启停系统确实是节能减排的利器,而发动机的这种热启动时发动机的各个部件还出于润滑状态,所以并不会造成过多的损耗,很多车企为了消除消费者的顾虑,也做了很多严苛的测试,这点是可以放心的。
自动启停用好了确实能成为省钱小帮手,而用不好还真有可能让人很受伤!
下面我们说一下有哪一些情况最好手动关闭自动启停系统。
1、走走停停的拥堵路面,应该关闭自动启停。
就目前国内的交通路况来说,在城市,内尤其是早晚高峰的情况,通常都会出现走走停停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自动启停系统工作过于频繁,几百米的路段可能就会启动几十次,这样反而会增加发动机和蓄电池负担,并且也不利于节油。
2、停车入位的情况下
尤其在车位比较狭小或者不好停入的情况下,如果停车入位的时候,每一次刹车观测情况时都反复的自动启停,心情肯定会更加急躁,尤其是新手司机,更容易分心出现意外。
3、通过涉水路面的时候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关闭自动启停系统,因为如果在涉水较深的情况下停车,而此时发动机熄火后自动启动,则可能造成发动机进水等严重故障。
4、开空调的时候
由于自动启停状态下“熄火”,这时候制冷压缩机会停止工作,如果车内温度升高,车子又会再次启动,这种频繁的带空调启动会对电瓶产生额外负担。
小结:其实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自动启停系统也一样,只要我们学会合理的运用,就能发挥他最大的用处。
关于汽车自动启停,如果不考虑省油和电池更换,要不要用,用了是对车好还是不好?
汽车自动启停该用还是要用的,不喜欢的可以直接关闭或者屏蔽。
自启停系统开启后会增加车辆启动次数、理论上频繁启动发动机磨损要大一些,尤其是启动机、飞轮齿圈磨损都会增加,电瓶频繁大电流放电也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但是实际使用中自启停系统已经针对上面所说的几个问题做了强化。起动次数多,发动机磨损大的问题,这个问题通过水温控制启停来解决。也就是说在冷车状态下,发动机水温低于57℃时自启停系统是不能工作的。这样就避免了发动机冷启动磨损高的问题,发动机在热机状态下启动的磨损基本可以忽略。关于启动机频繁启动磨损大的问题,这个可以通过强化启动系统来解决。启动机功率加大,零部件强度增加,启动机的启动次数也增加到30万次,因此启动机寿命是无需担忧的。况且热车下发动机阻力低,启动机负荷小。
关于蓄电池频繁大电流放电的问题。普通铅酸电池是不能耐受短期内多次大电流放电的,寿命会很短。自启停系统对电池要求非常高,不仅启动机启动电流大,而且车辆熄火后全车电子设备都需要电瓶供电。因此电瓶压力非常大,但是这个问题已经通过采用强化电瓶解决了。自启停采用AGM超细玻璃纤维隔板电池,或者采用EFB增强型注水蓄电池,这两种两种容量大、放电电流大、使用寿命长,唯一缺点就是价格较高。
自启停的系统布局及原理
启停模块要采集多个传感器信号综合运算后才会开启/关闭启停系统。首先蓄电池电量充足,电压12V以上。蓄电池温度5℃以上,冷却液温度57-105℃,刹车真空助力系统真空度在-45kp以上、档位开关断开(空挡)、油门踏板全部松开、安全带扣好、引擎盖关好、车门完全关闭等,这些条件满足后其停系统才会工作。
启停系统的种类
自动启停系统可以称得上微混系统,也可以降低油耗、降低排放污染,也几乎成为燃油车的标配。自动启停系统也分为几种,最常见的就是分离式启动/发电系统,博世是该系统的主推者。
启动机与发电机是分离式的。这套系统就是在传统的启动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启停控制器,以及相关的感应器件,并且采用了增强启动机、增强电瓶(AGM)。成本低廉,装配容易,因此应用比较广泛。也是世面上最常见的自动启停系统。
除了分离启停系统之外,还有一种集成式启动/发电系统,这套系统法雷奥研发的。
这套系统单独采用了大功率的启动发电一体机,代替替原来的发电机。不仅可以启动车辆,启动后可以作为发电机使用。冷车启动时仍然由传统的启动机启动,热车时则有BSG电机启动。优点是启动机功率大、转速高,可以把发动机转速拉高以后在点火。因此车辆启动时发动机抖动震动要小很多,平顺、对车内乘客影响更小,舒适性高。
最近比较火的48V轻混系统就是采用了大功率的启发一体机,不仅可以启动发动机、而且15kw的电机还可以为发动机提供50Nm的助力,滑行时还可以驱动车辆,节约燃油的同时也提高了动力。
最有特色的自启停系统当属马自达,一个不按照套路不按常规出牌的厂家。马自达的其他系统充分发挥了发动机的潜力,与启动机完美结合,机电系统融合度更高,玩法更新颖。
前面两种启停系统纯粹是依托电机完成的,而马自达的自启停系统,电机只起到了辅助作用,主力是发动机。发动机停止时有两个汽缸的活塞会自动停在合适的位置上(通过发电机磁阻力实现),当发动机需要恢复启动时,直接对这两个处在压缩冲程的汽缸喷油、点火。汽缸内的混合气点燃后活塞做功推动曲轴运转,这时时候启动机介入,发动机启动就变得很容易了!而且起动迅速、启动时间更短。
无论采用哪种自动启停系统,使用中都无需担心对发动机是否有损害。自启停已经是成熟的技术,合理使用自启停系统可以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
经常使用自动启停,蓄电池两年一换,保养费用大增!2018年提了一款日产轩逸,这款车最大的优点就是经济省油,开车时,我经常性使用自动启停功能,虽然有些让人烦躁,但是使用久了也就习惯了,由于经常性在城市路况驾驶,红绿灯路口非常多,着实也会省一些燃油。我们都知道,日产轩逸最大的缺陷就是电池容量小,由于经常性使用自动启停功能,车辆蓄电池仅使用两年就显示馈电严重,冬天早晨起床后没有办法打火,只能去4S店更换蓄电池,由于车辆所配置的蓄电池乃是专业的自动启停蓄电池,价格相当贵,换这么一块蓄电池小1000元,可以买一辆经济型电动车。
自动启停省油,但是很鸡肋
根据我的经验可以看出,自动启停虽然经济省油,但是后期维修保养费用较高,车辆驾驶感也不舒适,因此,自动启停也被21世纪汽车领域最为鸡肋的配置之一,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车主们说的,这也是大数据统计显示的结果。
如果大家有闲心,可以看一下周边的车主,有多少人一上车就关闭自动启停功能?纵使大家都不喜欢自动启停功能,但是车主们买车还必须要有这项配置,主要是因为车辆油耗,毕竟带有自动启停功能的车辆,其认证油耗可以节约2%~4%左右。
为了抑制车辆损伤,自动启停车辆各方面都进行了强化
很多车主认为,自动启停会毁车,主要原因就是发动机经常性启动、熄火、启动、熄火,发动机频繁性启停,会大量损耗车辆蓄电池,并且发动机起动机、车辆点火线圈也会损耗。殊不知,凡是带有自动启停系统的车辆,车辆容易损耗部分都进行了强化,尤其是蓄电池,一般带有自动启停功能的蓄电池,其电池容量都比较大,基本都在70Ah以上。发动机的起动机,也是加强型的,起动机使用寿命会显著增加。
带有自动启停的车辆,虽然各方面都进行了加强,但是这些都是有成本的,一般情况下,10多万的车辆,自动启停功能的成本价格在2000~3000元之间。
启停是否会造成发动机磨损?
频繁性启停是否会造成发动机零部件磨损?这是一个困扰车主许久的问题。
车主们肯定会认为,发动机频繁性启动,发动机零部件得不到充分润滑,其摩擦磨损也就变得更加严重。 但是车辆自动启停工作时都是有条件的,而发动机温度则是其中之一,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达到安全的温度后,自动启停才会工作。我们常说的发动机磨损,主要是在冷启动的情况下,发动机温度较低,机油温度偏低,各个零部件表面润滑不充分,自然而然会造成磨损现象。
但是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达到正常值之后,此时,发动机再次频繁启动,各个零部件表面都已经沾满润滑油,零部件均已经得到充分润滑,发动机不会因此而承受过多的磨损。
总结
自动启停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降低车辆油耗,尤其是在堵车的情况下,车辆频繁的走走停停,自动启停会节约6%以上的油耗;另一方面会降低车辆驾驶舒适性,毕竟发动机频繁性启停,车辆抖动顿挫明显,车主会明显感觉出异常现象,另外,自动启停频繁性工作,也会加速车辆蓄电池的损耗,蓄电池使用周期显著缩短,车主后期维修保养的费用也会提升。
你认为自动启停功能如何?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