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号58同城

Hi, 请登录

沈阳还有共享汽车吗现在

  1. 沈阳共享汽车app哪个好?
  2. 沈阳为什么没有联动云了?
  3. 对于沈阳共享汽车上线1500辆宝马怎么看?

沈阳共享汽车app哪个好?

沈阳共享汽车有:联动云、神州租车、动力智行、gofun出行、弘扬共享等

使用共享汽车需要从手机左右载相应的共享车辆APP,提交身份证、行驶证信息完成注册,上传完成以后,平台会对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完成以后需要缴纳一定的保障金,这样子就可以使用共享车辆了。

新能源车辆是遵循行程和时间计费的,当打开车门的那一刻,APP就开始对这辆车辆进行计费,车辆驾驶的行程也会相应计费,同比打车来说,共享车辆的价钱便宜比较便宜的。

沈阳为什么没有联动云了?

联动云租车下线是因为投资太大收入太低了。

联动云是一款共享汽车,租车平台。车辆主要是与观致汽车合作。

不过共享经济虽然方便,但是却很烧钱,不赚钱。

特别是对于汽车行业,一辆车的投入成本远高于使用收入,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只能逐渐的退出离开市场了。

对于沈阳共享汽车上线1500辆宝马怎么看?

谢邀

沈阳的共享汽车发展先行一步了,一次上线1500辆宝马车更是大手笔,这是沈阳这家共享汽车投资者的高明之处,首先他们看准了共享汽车行业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共享汽车对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低碳环保,方便市民,减少城市停车压力等利国利民,其次他们吸取了共享单车发展无序,低门槛竞争激烈,没有明显的盈利点,经营困难等问题,推出高起点的装备,让想插足共享汽车行业的潜在竞争者望尘莫及。

对沈阳的共享汽车的投资者门提个建议,吸取共享单车的经营教训,不收取收用户压金,只凭驾照和身份证两样就可办理使用权手续,免除用户对高额压金安全的疑虑,从而大大增加消费群体。

谢邀

共享汽车现在也是全国兴起的新热点,沈阳上线的宝马共享汽车据说是演艺圈的人投资的吧,我说说我了解的共享汽车:

1、汽车共享其实是一种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更大限度利用车辆的一种环保思维,这个模式的雏形在国外很早就有,甚至部分国家还立法要求车辆必须在某一时段或某一路段必须搭载其他人,现在重庆在主城区嘉华大桥上也划出一个车道,必须双人以上车辆才能通行,具体叫啥车道我一时忘记了,但暂时还没启用,不知道启用以后情况会如何;

2、国内率先推出共享汽车的当属戴姆勒旗下的即行Car 2go了,开通时间是2016年4月15日,全部采用Smrat新车的Car 2go确实是一道风景,我开过这车,结算费用高于出租低于专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90左右,配置也还不错,适合城区上下班代步和逛街用(双座),现在即行在成都和其他很多城市也开通了,对于学生,刚工作的年轻人,新手来说,确实非常方便也很时尚。在这之后,力帆也推出了盼达,采用的是力帆320原型的电动车,这车我没开过,价格很低,而且跑得数量比car2go还要略多些;

3、这两个较早投入运营的共享汽车有几个共同之处:a,都是由汽车厂家推出,包括维保等手续都由4S或专职配套公司进行;b,每座城市投入的车辆数都超过2000台,而且都是新车;c,都获得了政府支持,并与大型房产等企业合作,有专属的停车位;d,车辆使用和结算都通过手机实现,非常方便快捷;

4、基于上述两大共享汽车品牌的情况,沈阳也是华晨宝马的基地,不知道沈阳的宝马共享车与厂家有多大关系,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共享汽车比共享单车的投入资金大,而且回收期很长,就目前来看,我还没听说过共享汽车盈利的,只听说过有投资共享汽车不到几个月就跑路的,例如之前看到有个投资搞了个奥迪A3共享车的,没几个月就垮了,当然他可能也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凡国内的生意,往往喜欢一窝蜂拥上来,把这个热点做死然后只能剩下少数的一两个,例如这几天传说的ofo和摩拜拉手的事儿就是典型;说到底,这种蜂拥而上的做法其实是一种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当然,在这个极大浪费的过程当中,不乏赚了钱的少数人,至于亏的是哪些人的钱,没有亏到自己头上大家都不关心的,或者你买了基金,过两月跌到捞不起来也只认为自己投资失败)!

5、共享汽车当下最大的问题,我从car 2go看到的列举几点:A,车辆损耗严重,虽然car 2go是上了全险的,但是很多新手使用所以事故也没少发生,在某个天街我去挑车时发现那里停着的五六台车都有擦挂痕迹,还有的是车内充电线被人拔走.......等等吧,有些人把这事儿归结为素质,我把它归结为成本,对于运营者来说,这意味着大量花销用来维护保养;B,覆盖区域有限,违章成本高,当下大城市停车位困难的前提下,共享汽车的停车虽然有一定保障,但覆盖区域面积相对较少,加上共享的车辆用车人并不爱惜,所以乱停和违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一块的成本也不低;C,使用频率在快速增长,但尚未达到盈亏平衡线,这个就是我前面所说的,至今还没听说过哪个共享汽车企业盈利的原因;

综合上述,像即行Car 2go这样有实力的大品牌,未来我还是很看好的,毕竟他们在国外也有许多分支,积累了大量经验,且厂家主导的生意,车源和车况都相对有保障,但对于另一些非厂家主导的共享汽车,一是运营经验是否充足,二是应对各种“素质”问题带来的大量成本是否有心理预期都很难说,毕竟汽车是属于大项开支的产品,我的结论还是认为最好不要一拥而上导致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不管是否有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赚了其他钱,但有窟窿总要有人背,社会财富的浪费总会有人损失,所以既希望投资者慎重,也希望行业管理保持理性和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