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调快的三种方法?
1.拔掉限速线,很多老板的电动车限速都会使用一根限速线。
2.若是使用限速线来限制电动车的速度,就非常好解决了。
3.只需要打开电动侧后的内部结构,随后找到限速线,再将限速线拔掉即可。
电动汽车如何将车速调快?
要提高电动汽车的车速,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 升级电动汽车的电池和电机:更强大的电池和电机可以提供更大的动力输出,从而提高车速。
2. 优化电动汽车的车身设计:优化车身设计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效率和车速。
3. 改善轮胎:选择更适合高速行驶的轮胎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车速。
4. 优化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通过优化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输出和整体性能,从而提高车速。
需要注意的是,提高电动汽车的车速并不是唯一的目标,还需要考虑车辆的能量效率和安全性,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做出决策。
电动汽车将车速调快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其一是增加电动机功率,即增加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从而增加车辆的最大速度;
其二是提高电池容量,使车辆能够维持更长的行驶距离,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增加车辆的储能能力,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
此外,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效率,降低车辆的重量和减少电机传动系统的转速,也是增加车速的有效方法。综上所述,生产商应综合考虑实现科技创新、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开拓新兴市场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压力,采取多种方法提高电动汽车的速度表现。
电动汽车冬季掉电快,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护一下电池?
每年气温下降时,很多电动车都会出现跑不远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天气寒冷,电池活性下降所导致的。其实,这一现象也不是不能解决,只要做到以下4点,电动车多跑10到15公里也是有可能的。
1、保持匀速行驶
对于电动车来说,匀速行驶对电池与电机的损耗将下降到最低,而这可使车辆更加省电,续航更远。而如果一直保持不均匀的速度行驶,会加速对电池的损耗,使其续航下降。
2、保持合理的充电温度
电动车最佳充电温度为25度,而每下降1度,电动车充电效率就会下降1%到2%,这意味着温度下降到0度以下后,再进行充电的话,电池性能可能只能达到70%左右。因此,对于用户而言,在冬季给电动车充电,最好将车辆推到温度适中的地方进行充电,这样就可最大程度延长续航。
3、采取缓慢加速方式
因为猛加速的方式,瞬时耗电量相对较大,对电池的损耗也会更大,所以对于用户来说,应该避免采用猛加速的方式,选择缓慢加速方式,而这样就能让电动车最省电且跑得更远。如果遇到陡坡,最好采取助力爬坡的方式,这样就可保护电池,延长其使用寿命。
4、合理控制刹车松紧与胎压
刹车过紧与轮胎胎压过低的话,行驶起来阻力就会增大,而电动车就会出现跑不远的问题。当用手用力按压轮胎,如果轻松按压,这就说明胎压不足,此时就需要重新打气,一般来说,胎压控制在350kpa。
电动汽车冬季“掉电快”主要有两个原因
概述:
- 电池组温控系统
- 暖风系统
造成电动汽车冬季续航缩减的核心正是这两点,车龄高一些的电动汽车没有电池组温控,原因则不同;各类型的动力电池都会因低温而出现容量的缩减,可以简单理解为低温影响了充放电的反应效率,对电解液和活性物质也有影响,所以才会造成容量下滑。
于是近几年的电动汽车都加入了智能温控系统,或者称之为“电池组预热系统”,其概念简而言之就是用电池组的储能加热电池,让电池出于相对理想的运行温度环境中以稳定续航;可是电加热的能耗本也不低,所以续航还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减,但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倒是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稍微有些智能化的电动汽车都有品牌专用APP,可以对车辆进行远程的各种控制,其中有两点比较重要。
- 远程预约充电
- 远程启动空调
预约充电可以在车辆插上充电枪之后先不充电,设定好时间后再决定车辆是否充电;那么在行车之前就可以先远程打开空调的暖风系统,让车内升高到理想的温度并开始准备恒温,此时同步完成的还有电池组的预热,参考下图。
一般电动汽车都采用PTC的电加热模块,也就是电池组和暖风系统都依靠防冻冷却液来加温,防冻冷却液依靠电加热模块来升温;电加热是很费电的,其概念是用强电流经过高电阻导体产生热能,高功率PTC加热的过程可以达到5kwh/1h左右的耗电量。冬季续航的衰减就是因为制暖的电耗,比如50kwh容量的车平均电耗是10kwh/100km,不开空调可以行驶500公斤;但按照100km/h的时速驾驶并开启暖风,每小时、每百公里要因为空调多消耗5度点,200公里就等于不开空调的行驶300公里的电耗。
不过暖风系统也并不是总有这么高的电耗,耗电最多的是加热的过程;那么通过远程控制来提前加热到高标准,随后或同步预约充电,车辆加热的过程用的就是电网的电,电池组仍为满容量则能够有效提升续航了。
预计2022~2023年会普及两项技术,分别为:
- 热泵系统
- 脉冲加热
热泵其实就是用压缩机制暖,原理也冷风用制冷剂降温一样,只是“反向运转”可以用制冷器在外部空气中吸热、在车内放热;家用空调就有这种功能,不过在温度过低的时候效果比较差,还需要电热丝进行“电辅热”,功耗略高但总比单纯使用电加热低。
汽车完全可以用热泵空调为主,在出风口位置设计电热丝来加温,相比单纯的PTC制暖系统应当会有相当大程度的能耗下降。
脉冲加热是一种先进的技术,目前只有一家中国车企实际应用了;其概念可以理解为电池组里的电芯互充,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热能为电池从内部加热,这样既能保证电池的最低容量损失,又能让电池是始终处于理想的运行温度环境中。
最终以脉冲加热控制电池组,热泵和其他加热方式替代PTC,或者保留PTC用于快速制热,这样的电动汽车就能够有效控制冬季续航了。
最后再谈一种“土办法”,电池组保暖也可以考虑,包括电瓶车也不例外;盖被子的时候不会感觉到冷,因为外部的冷空气和内部的热空气不能接触,内部的热能传导至外部的速度非常慢,所以被子里才会感觉暖和。那么给电池组加上保温层,或电瓶车的电瓶加上保温套,减少外部冷空气与电池组的接触,必然热能的损耗也是可以影响续航的。
只是要控制好度和温度,避免高温才能保证行车安全;以中短途通勤为主的车辆不需要折腾,无非是充电频率高一些而已。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