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汽车产业基本情况?
柳州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拥有众多汽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柳州汽车产业以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整车生产企业为主导,涵盖了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细分领域。
同时,柳州市还拥有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包括零部件制造、汽车电子、汽车物流等相关企业。2021年,柳州市汽车产量达到1.778百万辆,全年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2343.65亿元。柳州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找到一张黑白汽车照片,他告诉记者:“这是柳州生产的第一辆微型车。”
照片是1982年拍的,这是一个广西汽车产业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时刻。
此前,一代代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广西汽车人为汽车产业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此后,柳州汽车产业的色彩逐渐亮起,直至今天的高光时刻。
3辆汽车 勾勒广西汽车工业史
退休前的罗润生,是广西汽车集团的专家。40年前他曾参与“敲打”出柳州的第一辆微型车。
柳州联合电子汽车有限公司怎么样?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是2011年7月13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注册成立的内资分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广西柳州市鱼峰区车园横五路8号。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50200579402745G,企业法人崔浩,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经营范围:开发、匹配用于车辆应用的电子控制系统(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汽车车身电子和传动控制系统)及其零部件、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包含电力电子、电机、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及其零部件(不包括电池单元),以及为此所需的生产和维修的设备和工具,销售自产产品。自产产品和同类产品的批发、进出口和佣金代理(拍卖除外),提供相关市场开发、技术开发、咨询及售后服务等配套服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生产燃油分配管总成、油泵支架总成。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柳州在制造汽车方面有什么优势?
作为柳州本土人,见证人柳州汽车工业的发展,90年代就有柳微,柳汽,柳特,柳工,柳机,柳发等汽车相关企业,而且当时这些企业都是柳州市乃至全国头牌企业,汽配厂,汽配城也已遍地开花。发展到今天,柳微合资,去年216万辆全国稳稳的老大,柳汽,柳特,柳工一般般,柳机,柳工不好过,柳发破产,柳州汽车整体规模是扩大了,全国大的汽配供应商和汽车运输物流公司在柳也是铺天盖地的建厂,可以说汽车制造及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柳州的经济支柱,总的来说优势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政府的眼光也很重要,柳东新区将成为柳州的第二个汽车工业区,第一个肯定是柳南区了。
柳州能成为中国的五大汽车城之一(上海、重庆、长春、广州、柳州),可以说是一个小奇迹。汽车工业被誉为工业的“明珠”,是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产业。柳州作为一个边缘西南小城,没有人才、资金、地缘优势的情况下,硬是从一干省会发达城市口中夺得汽车产业的一块蛋糕。柳州在造车上主要优势,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产业链聚集,规模效应不断显现
柳州一开始依靠五菱品牌,主打实用、便宜、既能拉货又能载人的多功能五菱面包车,成功满足中国普通老百姓在过去没有钱,又想拥有一辆汽车来工作创业的梦想。五菱依靠这一细分领域内越做越大,巅峰时几乎垄断MVP和微卡两个领域车型的销量排行榜。在五菱的销量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知名汽配厂来到柳州落户,比如耐世特、联合电子、玲珑轮胎、美国车桥、宝钢、上汽变速箱等,形成了产业链聚集,规模效应不断显现产业链协同优势。
第二、完善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和低廉的用工成本
柳州市内有发达的职业教育,柳州一职业学院、柳州二职业学院、柳州城市学院、柳州铁路学院等都和本地整车和零部件汽配厂建立职业培养体系,保证了产能扩张时能及时提供充足的技术工人。另外,柳州本地相对低廉的用人成本,也让柳州在和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发达城市的汽车品牌竞争时,产生了一定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
第三、开放的营商环境
2002年,柳州五菱放弃自己的优质整车资源,与上汽、通五合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政府这种壮士断腕,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从此开启了柳州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此后,从五菱到宝骏,再到现在的新宝骏,上汽、通用、柳州政府纷纷集合各方优势,通力协作促使柳州汽车产业不断升级。独创的宝骏新能源汽车“柳州模式”让柳州在短短三年间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占比最高的城市。在柳州柳东新区建设了全球首条开放式5G无人驾驶测试路段,聚集华为、驭势科技、中国移动、博世等多方强力伙伴合作,打造新宝骏未来无人驾驶产品。
以上就是我认为柳州在造车上的优势,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柳州产业发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