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汽车真的比传统汽车节能减排么,真相是什么?
燃油汽车,消耗石油。释放出二氧化碳和碳氧化物气体,污染环境。
石油价格,受国际财团垄断控制。而且最终有枯竭时。
电动汽车消耗的是电力。
电力来源很广泛:可以是水利发电、也可以是风力发电、或者是太阳能发电。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行车并不排出污染环境的气体。
当下的关卡,还是电池的密度的问题。
电池的密度过低,电池体积就会很大。成本高,效益低。报废后的电池回收,再利用,也存在难度。
现在的电能主要是从哪获取的?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各占电力行业的比例是:火电占72.4%、水电占24.5%、核电占2.4%、新能源占0.7%。中国现状是火电为主,水电核电占比较低。也就是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并不新!并不环保!所谓电动车不如说是煤车。所以看着新能源汽车不冒烟,实际上是发电厂冒烟让电动车看起来环保了。
新能源汽车真的节能吗?对环境的污染真的低于汽油车吗?一组电池的污染呢?
我挺想知道是谁说纯电动是新能源的?纯电动车的出现时间比烧汽油的或者柴油,出现时间早了18年,这么说的话难道燃油车就是新能源?其次,充电也是需要连接电网的,也是要发电厂发电的,不然哪来的电力,最重要的是电池的处理,你要怎么进行无公害处理,保证废旧电池不会污染,而且新加坡压根就不认为新能源车代表着环保
新能源汽车的节能要辩证的看待
简单总结:新能源汽车(简称电动汽车)真的节能、环境污染低于汽油车、一组电池不仅要计算污染还要综合创造的价值才能客观判断。
电动汽车是如何做到节能的呢?百公里电耗小车需要15kwh左右、大车接近20kwh,这些电足够普通家庭家用电用一天。
电与标准煤实际换算率以2020年320g/kwh的预计标准为参考,电动汽车行驶一百公里等于消耗4.8公斤标准煤。
而同级别的燃油动力汽车假设为油耗8L/100km,理论值每升汽油约为1.08公斤标准煤、百公里共计消耗8.64公斤标准煤,这样计算是否能说明电动汽车更加节能呢?
其实节能远不止这些,目前新能源发电(风光水等)的比例已经超过30%,而因储能电站的比例失调导致了大量的电被废弃;电动汽车的出现正可以消耗这部分弃电,大部分电车会选择在夜间充电,核电恒定发电量、风电夜间发电量更大的问题能有效缓解,电动汽车去消耗这些电能并且辅助调整峰谷电耗,最终可以让弃电减少让新能源电力在合理的时间段输送到合理的区域消耗。
所以电动汽车确实做到了节能,不过更像是曲线节能,只是以目前200多万台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而言消耗的比例还远不足1/10,保有量还是急需增长的。
以上只是根据电能的角度判断,普及电动汽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调电,而是石油储备捉襟见肘、地缘环境也相当不乐观。
只有让石油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大部分车辆不去消耗石油才能保证战略石油的安全,战略石油的安全等于国家安全,以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电动汽车的普及是势在必行的。
至于电池污染可以确定的说一定会有,但绝对可控。
动力电池从生产制造、到装车销售、到电池退役、退役后的二次利用、最终到回收再制造,所有的环节都要按照规定登记编码上传信息至监管平台,每一个环节的企业都在被无数双眼睛盯着,没有哪个环节敢于出漏洞。
在严格的管理之下还要求对报废蓄电池进行超95%的回收再制造,不能利用的部分会采用降解技术处理,即使有污染可以做到非常非常低了,至少会比燃油动力汽车油液的污染低一些。
而且电池的完整使用使用周期很长,一组电池在汽车退役后会绝大部分电池在分拣测试之后会送作填补储能电站,电站储能容量的增加则是新能源发电比例增长的基础。可以理解为电动汽车的电池只是在第一个环节创造一次价值,之后作为储能使用再去创造几十年的价值。假设一组电池造成的污染需要用100元处理,但以后的几十年内创造的清洁能源价值会是N倍。
回到终端市场虽然电动汽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亟待解决,但发展的方向应不会变、这些问题也都会被一一克服。
新能源发电比例从30到40、从40到80%基本会与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同步增长,大环境的环保后期反而要依靠这些看似有污染的车。
上文为【原创内容】,天和Auto于今日头条和悟空问答板块同步发布,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