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的起源历史,为什么叫商丘?
商丘因其历史文化悠久,所以导致了现在人们对"商丘"这一名称的由来莫衷一是。在众多的观点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商"字甲骨文的意思是子姓生活在冈上就是"商"。上古时,商丘一带地势并不象现在这么平坦,有一座座土丘。人们为了防止洪水猛兽的侵袭,多生活在丘上。所以,商部落所居住的高地,就被称为"商丘"。
第二种说法:
商丘的"商"字,源于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地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业、商文化的发源地,商丘因此被誉为"三商之源"。商丘的"丘"字,即商朝都城的遗址,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商之都"。王国维在《观堂林集•说商》中云:"商之国号,本于地名。......始以地名为国号,继以为有天下之号。其后虽不常厥居,而王都所在,仍称大邑商。"因此,商丘的商有三重含义:一是指商部族的"商";二是指商人商业的"商";三是指商朝的"商"。
第三种说法:
"商丘"来源于阏伯,阏伯为帝喾高辛氏之子,相传为帝喾后妃简狄吞燕卵而生。古时的"丘"字有两个含义:一是居住地,一个指坟墓。阏伯不仅在台上居住观星纪时,而且死后又葬在这里。又由于阏伯的封号为"商",所以,后人称此台为"商丘"。唐代《括地志》云:"宋州宋城县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阏伯台就是商丘。即今天商丘市的由来。
"商"字作为地名出现,最早的时间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在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已经有"商"、"中商"、"大邑商"、"丘商"的记载,而第一次将"商"、"丘" 两字联系在一起的,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的记载,来自春秋时期的《左传》。《春秋•左传•昭公元年》载:"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这些记载和传说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同样反映出了商丘悠久的历史。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商丘的名称也几经更改,直到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置商丘县,商丘一名才自此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商丘的"商"字,源于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地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业、商文化的发源地,商丘因此被誉为"三商之源"。
商丘的"丘"字,即商朝都城的遗址,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商之都"。
商丘正商书香华府一直拖延交房是不是烂尾的节奏?
不会烂尾。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得知,商丘正商书香华府于2022年2月份由于开发商的资金问题停工了。在2023年正商书香华府正在全面建设,运用智能科技打造出运行超高效、高品质、全方位智慧服务的现代新型城镇。
商丘的“商”和“丘”是什么意思?历史上商丘为什么又叫商邱?
商丘的“商”的含义。
商丘地标就是“商”字,那这个“商”字是什么意思呢?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商”字的解释是计算、估量。然而,小姐姐讲史认为这种解释有些牵强。因为对于商丘,比《说文解字》早五六百年的《诗经》,明确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且不说玄鸟是商朝、秦朝的崇拜,都是远古女生吃了玄鸟下的蛋而生下的宝宝。也不说玄鸟是仙鹤(发明地动仪的张衡语)还是凤凰(郭沫若语)或者是燕子,单单是这个“降而生商”, 就能证明,这个商字不是动词而是名词。
我们要考证商字的本意,仅仅靠殷商时期的文字甲骨文还不够,就是研究夏朝的骨刻文(刘凤君的发现)也不够,还要研究破译“降而生商”舜帝时期的陶文。不过,就目前而言非常不现实,小姐姐讲史只能凭着自己对理解来看待破译这个商字。 就商字的甲骨文来看,它很像钱。“钱”的本意就是农具,就是个铲子,后来作为货币就是布币。也就说在舜帝时期,帝喾的儿子契是搞农业的。王国维在《说商》(《观堂集林》第二册卷第十二《史林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516-518页。)中并没提到“商”地为什么叫商?
小姐姐讲史只好从燧人氏着手,燧人氏所在的地方就商丘,当时还叫燧明国。众所周知,燧人氏发明了火,是人类始祖天皇,也是名副其实的火神。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契,也就是阏(e)伯并非是火神,他当时被帝喾封在商地,是为火正。燧人氏发明了火,而火则是钻木取火,这个木是不是跟“商”这个农具有些关系呢?以至于后来这里这里命名为商呢!
而且“契”的本意就是除草的意思,而且还是在兽骨、龟骨刻字的刀笔的意思。是不是奖赏阏伯治水有功,而把它封在商这个地方,让他担任火正,希望他能在农业方面取得像燧人氏一样的成绩呢?
商丘的“丘”的含义。
商丘火神台即阏(e)伯台
《说文解字》:“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又云:“丘谓之虚。从丘虍声。” 而虚通假墟,我们知道殷墟就是殷商留下的遗址,那么商丘也可以叫商墟,就是阏伯这个商部族的祖先留下的遗址。另外,墟有坟墓的意思,殷墟、商丘的意思就是这里有殷人、商人的坟墓。商人很明显是殷人的祖先,商人的坟墓就是火神台。火神台既是最早的观星台,也是纪念阏伯的圣地,更是阏伯长眠之地。丘也有陵(墓)、高台之意,阏伯封于商地又是商人的祖先,他的后世子孙王亥善于经商,当年是“钱”的农具的“商”字,也成了流通货币。王亥将这里打造成了三商之源,故而商丘就叫商丘!
商丘为什么叫“商邱”?
这个跟孔子的避讳有关,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就是大圣人了。孔子名丘,为了避讳在人名上丘字加阝(fu)成邱字,北宋改字读作某(mou)。1545年嘉靖帝置商丘县,此时小姐姐认为丘字应读作某音。1725年雍正帝将人名、姓氏、地名所涉及丘字的都改成邱字,邱字的读音为七音。上图中的“腾心”、“圆丘”应为“朕心”、“圜(圆)丘”不过,天子祭天的圜丘,字不改,音不变。民国后,避讳制度消除,商丘不叫商邱又重叫商丘了。
商丘是美丽的城市,有美丽的日月湖;也是最古老的城市,拥有6000年的历史;更是最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是道家(老庄)、墨家(墨翟)、名家(惠施)的发源之地,还是孔子祖籍所在地。刘裕、赵匡胤、赵构、韩林儿也因这里或在这里建国称帝。
“商”一意思指商族商朝有关,二意思是商人起源。“丘”字可能以前等同邱,小山丘的意思,所以商丘历史上又叫商邱。
商丘传为上古帝王之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帝颛顼曾建都于商丘。帝喾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为商族人的始祖。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3世孙成汤,灭夏称商,初都南亳(今商丘南)。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周赫王二十九年(前286)齐、楚、魏灭宋而三分宋地,商丘属魏。 秦时,本地分属砀郡与陈郡。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改为梁国,属豫州。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将梁国改为梁郡。后乳癌吧管理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时仍为梁郡。南朝宋、齐为南梁郡,属南徐州。北魏为梁郡,属南兖州。
隋开皇初梁郡废,十六年(596)置宋州,大业三年(607)复置梁郡。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宋州,天宝元年(742)置睢阳郡,属河南道,乾元元年(758)复为宋州。五代梁三年(909)升为宣武军,五代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为归德军,五代周时仍为宣武军。
北宋初复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为应天府,属京东西路(应天府始为京东东路路治,后为京东西路路治),大中祥符七年(1014)诏升为南京。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更名为归德府,属南京路。元为归德府,属河南布政使司。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降府为州,属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州为府。清沿明制,仍为归德府,属河南省。 民国2年(1913)裁归德府,所属各县划归豫东道。1914年改豫东道为开封道。1932年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直到1948年。
1948年11月全区解放后为豫皖苏第一行政区,1949年3月改为河南省商丘专区,辖睢县、民权、宁陵、柘城、商丘、虞城、夏邑等7个县及商丘市。1950年5月商丘县城关区改建为商丘市,原商丘市改为朱集市。1951年7月设立谷熟办事处(县级),同年8月朱集、商丘二市合并为商丘市,市治朱集。1952年1月,永城县(现在的永城市)由皖北专区划归商丘专区,同年8月撤谷熟办事处正式建谷熟县。
1953年1月,裁淮阳专区,其所属淮阳、鹿邑、太康、沈丘、项城、郸城等6县划归本区。1958年12月,商丘专区并入开封专区,1961年12月恢复商丘专区,1965年6月,淮阳、鹿邑、太康、沈丘、项城、郸城等6县划归周口专区。1968年改为商丘地区。1977年10月兰考县由开封地区划归本区,1980年8月兰考重归开封地区。
1997年6月撤地设市,为目前的商丘市,辖梁园、睢阳2区,虞城、夏邑、民权、宁陵、柘城、睢县6县,代管县级市永城市。总面积10704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
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