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自主品牌汽车销量?
2021年9月,中国自至品牌乘用车销售82.1万辆,环比增长16.7%,同比增长3.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6.9%,占有率比上月提升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9.1个百分点。 2021年1-9月,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43.3万辆,同比增长31.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3%,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6.7个百分点。
2021年9月,中国自至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7.2%、52.0%和67.0%。与上月相比,中国品牌轿车、SUV市场占有率均呈增长,中国品牌MPV呈一定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保持增长,其中中国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增长依然最为明显。
2021自主品牌销量排名?
一汽大众(排名第一,总销量180万辆):这边的宝来和速腾在前11个月销量分别同比下滑21.7%和22.9%,奥迪品牌减少2.6万辆,只有捷达品牌多卖出1.3万辆(增长8.9%)。
此外,还有芯片与疫情的双重打击下,还有无论是一汽大众还是上汽大众在国内口碑一度下滑,所以两众出现这样尴尬局面也不难理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ID系列全年交付了7万辆,同比激增128%,这是大众集团在中国今年最拿得出手的成绩。

上汽通用(排名第二,总销量133万辆):在合资品牌整体下滑,作为美系的通用集团才下滑9.3%,其实对于一个美系品牌算是不错的了,最主要还是通用打折够恨。值得一提的是,凯迪拉克全年累计销量达23.3万辆,同比增长1.4%。

吉利汽车(排名第三,总销量132万辆):吉利今年基本维持不变,0.6%的增幅对比其它自主品牌是最低的。但领克累计销量超21万辆,同比激增25.68%。这对于吉利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说明定位高端的领克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为以后提升吉利品牌形象大为重要。另一边负面新闻不断的极氪001,也交付了约6000辆。

上汽大众(排名第四,总销量124万辆):上汽大众虽然有推出中期改款帕萨特和中期改款的途观L,但同质化的产品力调不起新生代消费者的欲望。还有产品、口碑和斯柯达销量下跌,也是上汽大众再度萎缩的原因。

长安汽车(排名第五,总销量119万辆):22.3%的增长是三大自主品牌里最高的,其中CS75系列仍是销量主力军,年度销量累计突破28万辆,年中还一度打破了哈佛H6多年登顶第一的位置。此外,高颜值的UNI系列也变现不俗。多系列车型才是长安赢得市场的关键。
长安汽车11月自主品牌销量同比增18.1%,长安迎来反转时刻了吗?
谢谢邀请。
长安作为央企旗下的民品企业,一路发展过来并不容易。
一、三次创业
前两年开始,长安对外宣传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大家都知道是哪三次吗?
第一次创业,就是进入汽车行业,就是1984年开始,生产的长安牌面包车;
第二次创业,就是进入乘用车行业,在2006年最早推出的奔奔开始;
再就是第三次创业,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二、创业维艰
第二次创业之初,长安也经历很多挫折,走了不少弯路,推出的志翔,杰勋等车型,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悦翔刚上市异常火爆,但是昙花一现;后来在逸动,CS35,CS75等车型的推出,一举夺得自主一哥的宝座。我想取得这样的成绩,有几点:1、产品外形内饰漂亮,符合消费者的口味;2、狠抓质量,持续的质量形成了口碑;3、经典产品,尽管这几款车型都已换代,但现在看来都觉得不丑。
三、车型老去+造型失误
随着刚才说的这几款车型上市已久,大家审美疲劳,而竞争厂家不断推出符合当下的审美的车型,产品吸引力有所下降;智色双旋的睿骋CC和逸动等,被吐槽为雷脸的前脸,抑制了轿车的销量,同时对长安品牌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加之整个国内车市的下滑,多重因素叠加。
四、2019的升势
而到了2019年,随着车型的换代/动力换芯,CS35PLUS/CS75PLUS/CS55PLUS取得不错成绩,车型老化的问题得到解决,锐程CC/逸动PLUS去雷脸化也取得不错的效果,长安出现目前喜人的销量结果,是必然结果。股票市场的涨停,也是对长安未来预期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