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秦明百科
《法医秦明》的真实原型讲述的是《法医秦明》系列悬疑小说的作者秦明的法医经历的故事。
秦明的真实身份就是一名法医,任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主检法医师。秦明1981年出生,今年35岁,据他不完全统计,亲手解剖的尸体,少说也有上千具,参与检验的更是多达2000多具,这当中有遭遇情杀、仇杀、财杀,还有各种激情犯罪,等等。
他爸爸是个刑警,想让他子承父业当警察,可妈妈是护士长,希望儿子以后从医,收入高,社会地位也高。双方争执不下,秦明为了安抚爹妈,想了个办法,干脆学“法医”了。
1998年高中毕业,当秦明考入皖南医学院时才发现,全班40个人,居然只有他一个人第一志愿填了法医。
秦明性格特点及主要事迹
秦明的性格特点主要有三点:
一是急躁:外号霹雳火,可见是个性情如火,十分暴躁。
二是有勇无谋:同花荣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折兵损将后,秦明掉入陷坑被捉。
三是刚猛、正直:秦明不但性如烈火,一点火星就着,而且有万夫不当之勇,为人正直。。在《水浒传》中,秦明的排名高居第七,马军五虎将排行第三,成绩和表现都非常突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显赫的猛将,在《荡寇志》中的表现却惨不忍睹。
在水浒传中,秦明的性格特点是急躁、冲动、刚猛、正直,但又有勇无谋。在他与花荣的作战中就能体现他这一性格。
秦明听到黄信等人被花荣所抓后,怒不可遏,在和花荣大战了四五十回合后,花荣佯装败走,秦明不知是计,随后紧追,结果掉入花荣事先准备的陷阱被抓。最后也因为秦明的有勇无谋,让他在征方腊时死于非命。
宋江害了秦明一家老小,秦明为何不恨宋江?难道是为了一个女人
这是一个让人看的直想哭的问题,先说结论吧,抛开剧情中的玄幻成分,从心理角度来讲,秦明能被宋江说服,是因为他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在强烈的刺激下突然得到犯人的恩惠,秦明也就突然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罢了。
要讨论这个事情的导火索,就得追溯到王英捉了刘高妻准备占有她却被宋江放走,这妇人后来举报宋江导致宋江被捉,花荣去要人又被黄信设计捉拿。于是黄信就压着二人准备去请功,却被清风山三人半路劫下,不仅救出了宋江和花荣,还杀了刘高。
黄信逃走后忙去青州求援,恰好他的师傅秦明也在场,看贼寇如此嚣张顿时雷霆大怒,于是就准备荡平清风山为长长脸。
秦明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暴躁但不算不讲理之人,他首先去和花荣理论却交涉失败,并且由于性格原因他没有识破花荣的诱敌之计,几番辗转后被花荣和宋江设计活捉。
按照秦明的性格和当时的官位,让他投降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宋江还留了后手,他派清风山团伙扮作秦明军队的样子,来了个青州大屠杀,秦明对此毫不知情,还想着回去重振旗鼓,从头再来。
秦明再回到青州城外时,他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陌生感,城楼是暗的,城门是关的,连吊桥都是升上去的。
“我秦总管,快开门放我入城!”
城楼上早有喽啰去报信,慕容知道一听秦明回来了,这气儿就不打一处来。
从常理和法理角度来看,慕容知府的行为并没有什么错,毕竟他也意味作乱的就是秦明,既然是叛党,那杀个全家诛个九族也是不为过的,于是秦明一家全被斩首,慕容知府还把秦明妻子的人头拿出来给秦明看。
我一生忠于朝廷,出门剿寇也是职责所在,为什么短短几日,我秦明就落了个家破人亡的地步。
秦明崩溃了,我想面对这种情形,无论是多么坚强的男儿,也会受到刺激吧。
此时的秦明脑子一片空白,既然全家只剩下了自己,那干脆也就一死了之得了。秦明正欲寻死,却又遇到了宋江,宋江邀秦明上山,道出实情,并允诺把花荣的妹子许配给他。秦明的反应也只是说你们也太狠了吧,丝毫没有要和宋江拼命的意思。
施公对于秦明的态度是用上界星辰契合来解释的,但回到题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在受到极大刺激的情况下,施暴者的恩惠在受害者看来就是极大的恩赐,显然,秦明也符合这种病症的特征,所以他也是斯德哥尔摩患者无误。
那么对于花荣的妹子来说,她也丝毫没有人格可言,毕竟她是被当作安抚品送出去的。
青州惨案不仅当代读者看的不舒服,我们的一些前辈也对秦明的想法很不理解。在程善之的《残水浒》中,他设定的是秦明对于之前的青州惨案并不知情,在大聚义之后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并迁怒于花荣身上,花荣自知惭愧,没多久就抑郁而终了。我不评价程善之先生的这种处理是否妥当,单从伦理角度而言,花家兄妹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悲剧人物。
同样的病症患者还有扈三娘,虽然全家被杀,但她多了夫君和不少兄弟,因此她也觉得很满足。常有人说扈三娘对王英的感情不是真的,这你就大错特错了。扈三娘的武力虽然不算突出,但她的敏捷度和反应能力还是上佳的,比如在对战呼延灼是她曾在极限状况下用日月双刀抵挡住了呼延灼的绝命一击。但在其情绪波动很大时,身体的各项属性也会极具下降。比如在江南时,王英大战郑彪,郑彪招架不住,却施法变出了金人吓了王英一条,王英一个愣神,就被刺于马下了。
如果扈三娘不爱王英,那王英死了对她来说就是一种解脱,就算是仅仅把他当成战友,充其量也只是愤怒吧。但在她面前倒下的人是她的夫君,是她的精神依靠,当她去追赶郑彪时,眼泪已打满了眼眶,脑子里充满的也都是曾经和王英的画面,在这种情形下,扈三娘还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实力吗?
郑彪的金砖速度并不快,他和扈三娘也有一定的距离,但就是这样一个干扰性大于攻击性的金砖,扈三娘居然没有能力躲过,被金砖打中面门,坠马而亡。
此时的扈三娘又可以和所爱之人在一起了,我们也不用纠结这种心理疾病对她来讲是好是坏了…
文/逻辑文史游
水浒中得这种病的人很多…
《水浒传》描写的宋江确实不是个好人。简直就是一个滥杀无辜,残害良民的混世魔王,而且假仁假义。他干的那些事连被他反复声讨的“朝中奸臣”蔡京、高俅也干不出。他上山后不惜使用任何卑鄙手段,强迫其许多良民官兵上山。什么忠孝仁义对他来说,都只不过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权谋而已。比如,为让秦明上山扮演他到处烧杀。致使秦明一家老小被慕容知府杀害,为了朱仝上山不惜杀死五岁的小衙内。为了卢俊义上山,把生活富足卢俊义害的家毁人差点亡了等等。
让人奇怪的是,被害之人,非但不恨宋江反而死心塌地跟着他干,个个称其为大哥。不能不让人思考其中的原因。很多人都从加害者、被害者以及作者三方面找原因,笔者注意到有这样一个原因:说这是作者的一处败笔,仗义疏财的及时雨不应该是这样毒辣的人。这种看法其实是按照今天价值取向来理解的,在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和小说描写的宋代人们的价值观和现在应该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怎能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那个时代是封闭专制愚昧又男尊女卑的社会,秦明一家被害。宋江是祸首,按理,秦明应该恨死宋江了,但那个时代,妇女儿童地位是很低下的,经常被当作一件东西而不是人来看待的,秦明没有因“一家老小被杀”过分悲痛,反而被宋江等人的诚意和宋江要把花荣的妹妹嫁给他,重新组织家庭而怒气全消,答应归顺。这不能不让人费解,这就好比我打坏你的旧东西再陪你个新的,而且比你旧的还好,就这么简单,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然,从秦明的思想转变可以看出他也是这样想的,死都死了也活不过来,女人和孩子可以再有,再找个女人再生吧!还可以有一家人。况且,听说花荣的妹妹还很漂亮,心里难受也算得到了补偿和安慰。
再就是你宋江有什么权利把花荣的妹妹当礼物送给秦明,事情是你干的凭什么要花荣的妹妹承担赔偿责任,而且花荣还乐意,按今天的思维这个得先问问花荣的妹妹愿不愿意?书中没写。我想肯定不愿意,但是没办法,他哥同意了,这门亲就定了,所以,时代不一样,价值观就不一样,作者的水平不可能想不到这点。